• 点查产看更多促销信息

点查产看更多联系我们

  • 联系人:陈总
  • QQ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电话:0851-25223693
  • 手机:13339612233
  • 传真:
  • 邮箱:fenggang5333693@163.com
  • 地址:贵州省凤冈县龙泉镇龙凤大道金苑小区[查看地图]
返回列表 >>最新动态

凤冈茶业群英谱

发布者:    发布时间:2014/11/14 16:21:07    点击数:997

生活中的传奇

  《传奇》是张爱玲的第一本小说集名。在自序里,她说道:“在传奇里找普通人,在普通人身上找传奇。”

  传奇,一直浸润在生活中。

  记者要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凤冈县的传奇,一群茶人在此种下梦想:从零起步到现在22万亩茶园的延展,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播,从偏居“江湖”一隅到意图做全国首家独立挂牌上市公司……其间,充满了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。

  生活是斑斓的,每个人都有故事,好的故事就是传奇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传奇不仅取决于故事的主人公,还取决于讲故事的人。

  第一回

  雄心勃勃陈胜建接英雄帖

  沃野茫茫野鹿盖迎新寨主

  2010年12月初,贵阳。团坡桥春秋茶馆。

  陈胜建舒服地靠着沙发,说话时,修长的手指偶尔有节奏地敲着桌子。

  50来岁的他,微微有些胖。黑呢夹克敞着,熨烫平整的蓝色衬衣,一丝不苟扣到脖子下,干净而体面。

  不过,他自称老茶农。

  凤冈县土溪河边,有他一座山头——野鹿盖。2000多亩碧绿的“金观音”、“龙井”、“丹桂”茶树正一行行顺山脉延伸下去,在蓝天下招展。

  明年,他精心照料了5年,投资2000多万的茶园将真正进入盛产期,加入市场角逐。在南非研究生毕业的女儿回国后,成了父亲的得力帮手。

  2005年,凤冈县确立了“以茶兴县”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后,广撒“英雄帖”,出台各种优惠政策,吸引各路人马到凤冈投资茶产业。

  陈胜建是第一个接下“英雄帖”,风尘仆仆赶去的投资人。

  1500元就能投资一亩茶园。听到县里这样介绍,陈胜建动心了。

  这一动心,将他原本的人生轨迹,从此改变。

  野鹿盖山,草比人高,野山羊和野猪成群结队出没。

  “你要开发这片山?太悲壮了吧!”本来受邀前去欣赏的朋友们个个摇头。

  但是,陈胜建却两眼发光地描述对野鹿盖的“一见钟情”:第一次爬上山顶看到白雾滚滚而来,太美了。立马决定,就是这里了。

  “野鹿盖”是陈胜建认为自己“业”之所系:土地是日后最有价值的资源,市场策划等靠钱短期能砸出来,但土地的经营却是时间和经验堆出来的。这才是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
  不过,投资农业的艰辛和复杂倒是远远超出了陈胜建的意料。

  记者今年两上野鹿盖山,深知这种艰辛。

  半山腰上,有员工指着路边一个堆杂物的木棚子说:我们陈总当初就住这里,那时棚子搭得还不如现在。

  前阵子,他投资的另一处基地遭虫灾。“一棵茶树头天还在,第二天就啃没了。”当地的管护事后提起还惊魂未定。

  陈胜建谈到艰难之处哈哈大笑。说到今年遭遇凤冈几十年难遇的湿度,摊青时在工厂三天没合眼,眼睛全是血丝时,竟然笑得脸都红了,仿佛在说别人的事。

  西南交大学工毕业的老陈,用工业化方式管理土地,甚至每块地都编上了号。

  “我就盘好这片山。看过野鹿盖的人,肯定会花大钱喝我的茶。”老陈在茶馆里不无得意地跟同行们说。

  不过,有一点陈胜建没说出来,他也在等机会。

  今年,凤冈的茶企界越加热闹。最大一宗新闻当然是本地两企业——黔风公司和春秋实业公司,被国内一上市公司看中,一起组建贵茶有限公司,正雄心勃勃往全国第一家独立挂牌上市茶企的路上进发。

  第二回

  少年得志明涛脚下生风

  慷慨让地老孙肚里撑船

  贵阳。

  地点是黔风公司老总明涛定的。他的一美女朋友新开的茶室。

  明涛一屁股坐下去,圈椅立即被塞满了:大半因素是随性半躺。

  坐他对面的陌生人——比如我,老是担心他从椅子里滑出来,但到某刻,他又笑嘻嘻“噌”一下收身,恢复原状。

  周而复始。

  这个身着户外顶级运动品牌哥伦比亚牌红色冲锋衣的家伙,说话总带三分笑,不时透着几分少年得志:我25岁凭本事就挣得一辆本田车开着满世界转悠。

  对于一个读了几年书,从湄潭乡下跑出去闯世界的少年,似乎也值得骄傲。

  明涛本来窝在湄潭开酒店,被凤冈县副县长向承强看中,三催四请还不“买账”。但向承强拿出“三顾茅庐”的耐心来磨:元宵节都在明涛开的酒店里过。

  明涛被打动了:“他们发展茶产业的定位很高。要做就做最好的。合我胃口。”

  做过八年云南红营销的明涛看中了田坝村:茶园连片具备的规模化生产基础。森林郁郁葱葱,是种茶的好地方。

  2006年,明涛投资千万,建成年产值千万的规模化、清洁化工厂。他的工厂造型如帆船一般,品牌“春江花月夜”直接进入全国市场。

  这对于安两口炒锅在本地市场厮杀一气的田坝人来说,无异于见识到了身怀绝技的高手。

  他们怕自己的加工厂被“灭”了。

  就连田坝第一种茶人——资金算雄厚的陈仕友老英雄都曾经吃过外来企业的亏。当年陈老英雄的龙江茶厂刚建好,茶叶公司突然不收茶叶且追还贷款。最凄惨的时候,陈老英雄家里的猪都被抬走抵账。

  有了这一教训,田坝人连厂址都不肯让出来。

  正僵持着,一位50多岁,身材敦实的田坝人站出来。他浓眉大眼,乌黑的络腮胡,很有几分威猛之气。

  此人叫孙德礼,长相颇似萨达姆,算村里排名靠前的高手,让20亩地给明涛建厂。

  15岁就闯荡江湖的老孙,自认为一生经验可以归结为一句话:开放中求发展,发展中抓机遇。

  老孙说:本地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,需要借助外来力量。

  老孙此举,遭到了田坝村不少人的指责——背弃本地人利益。

  现在的成果,是他们用20多年一点一滴打拼出来的……

  这种艰辛,陈老英雄最有发言权。

  第三回

  坎坷创业英雄老当益壮

  历经风雨闲看一缕茶香

  12月初,田坝村,陈氏茶庄。

  66岁的陈仕友正拿块抹布,把品茶区里的奖杯一个个擦洗干净,比年轻的伙计卖力得多。

  他满头白发,皮肤黑黄,人干瘦,但精神抖擞得能随时“上阵”:拿个红色塑料袋裹件衣服,搭记者的车就去镇里看厂了。

  如果在路上碰见这样一个穿黄夹克的干巴老头,你肯定不相信他是拥有三个加工厂,身家千万的茶老板。

  陈老英雄是开辟田坝“茶江湖”第一人。路,坎坷得多。

  20多年前,田坝村因为最穷而出名。它有个发展传统农业的致命弱点:缺水。

  村里的谚语说:“田大块,土大丘,三年两不收,要吃饭,天施舍,吃穿靠救济。”

  这样的格局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连年干旱。26岁的陈仕友当上生产队长,决心带领群众改变发展模式:发展耐旱的茶。

  村人激烈反对:茶不能当饭吃。

  但大概没有几个人能敌得过陈仕友的韧性:

  第一回合,他从湄潭背了只够八分地的茶苗,带领副队长和会计,从亲戚开始挨家挨户“劝种”,拉了30多户人种完;

  第二回合,1973年寒冷的冬天,带领30多人爬上荒山,种了50多亩茶;

  第N回合,听专家说无性系良种是发展方向,带茶农去湄潭参观,请专家讲解,赠送良种保证投产后才从收购的茶青中每株扣3分钱……花了一年时间,在田坝仅推广了36亩;

  第N+1回合,经营失败欠一屁股债,茶叶被卡、家产被抵押、猪被拖走……

  当我们看到他在茶庄,用刻满皱纹的大手握住小巧的紫砂壶为客人泡茶时,已经是惊涛骇浪后的平静。

  此时,田坝已经是“茶海之心”,拥有2.4万亩茶园。

  谈话时,陈老英雄总是笔直地坐在挂灯椅上,手大部分时间妥帖地放在腿上。

  也许正是这样的沧桑,使得陈老英雄没有同村小10多岁的孙德礼显得那么收放自如。

  在一堆凤冈茶企业家里,穿黑夹克,米色毛衣勒出个圆滚滚肚子的孙德礼似乎总是个黏合剂。

  他笑声最响,兴致最高:前阵子,我们去武夷山考察学习,黔风的明总介绍的朋友真够义气。不但来接飞机还开了百多公里的车把我们送到武夷山……

  让地给外来者,是他作为田坝人,为开放迈出的艰辛一步。

  眼见明涛的茶源源不断销往省外并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,田坝人醒悟过来:小作坊成长起来……

  村里的外来投资者,也越来越多……

  第四回

  父子同心牟家继业有人

  群英荟萃凤冈风光无限

  春秋茶馆是牟家开的。

  已经80高寿的牟应书总是手肘放桌上,身子前倾,专注地听每个人讲话,尖削的脸带着笑意。

  牟老英雄从民国时期湄潭的中央实验茶场干起,算贵州茶业泰斗级人物。除去众多荣誉,单“在湄潭永兴农场一天生产12万斤干茶”的纪录至今让后辈肃然起敬。

  不过,牟老英雄自认为最得意的还是:技术。

  2007年,牟家在全省选了三年基地,最终“花”落田坝。这里有他们新研制的主打品牌“绿宝石”需要的大量原料。

  陈老英雄当初费心推广的良种茶园,这一刻凸显用武之地。

  这款据说花了五年时间研发的“绿宝石”具有发展的“战略性”眼光:解决了名优茶规模化生产的瓶颈。

  传统的名优茶都是独芽制作。但独芽量少,时间短,无法成为一个覆盖全国市场品牌的基石。“绿宝石”突破性地以一芽二叶或三叶制作出名优茶,一出山获国内无数奖项。

  这些带来资金技术的外来者对当地的茶产业冲击不小……

  5年来,老孙的小作坊改建了四次,规模一次比一次大。陈老英雄也至少扩建了两次。

  “田坝现在少说也出了几十个百万富翁,千万家产的有10多个,都是近几年的事。”在新进的一批价值百万的制茶机器边,老孙回味着田坝人的成功。

  外来英雄此时也品到了甜头:国内一有名的上市公司想加入茶产业,他们看中了牟家的技术和明涛的经营模式。

  牟氏父子此时眼见全省茶产业快速发展,省里计划到2015年发展500万亩,而遵义就有百万亩茶园。他们希望能利用技术优势,迅速扩大阵营抢占市场。

  向来雄心勃勃的明涛也生怕脚步慢了,跟不上好形势。

  县里有心利用田坝的优势,整合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,极力促成此事。

  大家劲头都往一处使,今年底组成的贵茶有限公司直接引资3亿元。

  这次,田坝人爽快地让出了300亩地供其发展,第一批20万斤茶的订单已经落实到各家生产企业,其中70%的订单在田坝人手中……

  当然,不只田坝,整个凤冈都迎来了茶产业的丰硕……

  现在,连让人一听就竖起汗毛的“老鸹山”也来了意气风发的新寨主……

  新闻独幕剧

  茶馆

  罗林:矮个儿,黑瘦,去年从做煤炭生意转做茶业,在蜂岩乡投资兴建4000亩茶园。前几天在茶山上摔了一跤,右手缠绷带。

  田坤:30出头,白胖,善营销。国家级龙头企业黔风有机茶业公司的副总。

  唐隆强:在永兴镇从事多年基层工作,新任县农业畜牧局局长。

  陈仕友、孙德礼、茶水小妹、记者

  12月初,凤冈一茶馆

  凤冈茶产业发展迅速,满大街都开起了茶馆。五湖四海来投资的茶老板们经常坐一起“斗茶”。

  陈仕友第一个到,很小心地选了最边上的位置坐下。

  茶水小妹倒茶,退去。

  孙德礼、罗林、田坤陆续到场。

  田坤晚到了一会儿,孙德礼正和他寒暄。

  陈仕友(突然,高声):我先来谈谈吧。

  (众人安静。)

  陈仕友(坐得笔直,脸转向身旁的唐局长):我做了一辈子茶,总结出四条经验:政策好,领导重视,专家的技术,还要老百姓拥护……

  孙德礼(忍不住插嘴):我们祖辈都在田坝受穷,不抓住政策,调整产业结构,相信发展才是硬道理,田坝哪会出那么多百万富翁千万富翁。(得意地端起茶杯喝了口。)

  陈仕友(抢回话头,看了眼身边的唐局长):唐局长,你当过多年永兴镇镇长,应该最清楚发展茶产业的艰难吧?

  唐隆强(一直埋头认真记录,抬起头笑):当然清楚。

  陈仕友(微笑):以前艰难,我觉得是政策、技术还有干部群众的力量没有扭到一起发展。有时我很强调政策和领导的引导作用,因为能给群众指明发展方向和方法。我们的茶大发展是从王贵书记背茶去北京卖开始的……

  孙德礼(舒服地靠着椅子,笑容满面,点头):光靠政府推动,没找到正确方法,发展也是问题。还记得吗?(看着陈仕友笑)我们田坝做茶这部分人以前根本不懂市场营销,都守到人来收茶,总是走不出去。后来田坤他们来了(对身旁的田坤、罗林点头),带来了很多新的生产、营销观念……

  田坤(放手机到桌上):孙总太客气了。(轻敲桌子)我们一开始建厂用规模化和清洁化标准生产茶叶,品牌打造也面向全国。我和明涛以前做过多年的农业投资,深知,不走工业化路子,规模做不大,不进行积极的商业运作,产销脱轨,最后也无法壮大。

  孙德礼(冲倒茶小妹点头致谢):你们那工厂给我们这些本地人震动不小呢。我们大家把小作坊扩建成工厂了。我的厂扩建了5次,陈总的怕至少也是两次吧。

  陈仕友(回头,笑):这伙年轻人很有想法,一开始就做最高端的产品——有机茶,市场营销、品牌打造的花样也多。

  田坤(接完电话,笑):企业要有活力,产业发展才快。

  罗林(看大家一眼,清清喉咙):我觉得政府的管理对企业发展很重要。我是做煤矿生意转行做茶的。一是看到凤冈的茶在遵义很有点名气,二是政府发展茶产业的决心很大。我跑来考察的那天下大雪,分管副县长向承强带着我们硬是把老鸹山步行了一遍,做茶园规划。我是第一次接触茶产业,他们的专业意见很重要。我非常感动,立即决定在那里投资4000亩茶园……

  田坤(转头对罗林笑):我们不像罗总那么苦,开发荒山,陈总和孙总在田坝经营了多年,给我们这些后来者建立了很好的基础。今年和上市公司谈判组建有限公司筹措上市时,我告诉他们,你买我们就是买上市时间,我们是国家级龙头企业,还有田坝那么好的基地,成熟的茶农,比其他地方经营投入小得多,至少为你节省三年上市时间。(面露得意之色)

  罗林(不服气):我到不觉有多艰难。这里政府给茶企提供了良好的服务,当地农民又热心种茶致富。我投资的茶园土地面积涉及3000多农户,还是按照有机茶标准进行管理,明年就能全部投产,效率很高吧。(自豪)

  孙德礼(笑嘻嘻喝茶,偶尔和田坤说点小话,看着记者):我们本土企业和外来企业经常这样交流,好多经营的点子就这样聊出来的,要不,我们凤冈的茶产业这几年怎么会那么红火呢……

  唐隆强(看表,把笔记本一合):光喝茶不饱肚子,吃饭去,边吃边谈。

  (众人争着请客……)

作者:  编辑: 陈冠霖

贵州野鹿盖茶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.服务提供:凤冈信息网 网站管理入口 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凤冈信息网 2004-2024. ALL Rights Reserved